2019-01-17 15:56:36 来源:教务部 浏览数: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要求1: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和交流能力的通识教育知识;
要求2:掌握从事该专业学习、工作必备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要求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一门外语交流、机械工程专业术语及图表表达和计算等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基础能力;
要求4: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试验研究、分析论证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具备职业发展所需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专业设计、分析能力;
要求5:具有初步的机械系统、零部件设计、检验检测、试验研究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具有工艺规程编制、数控加工等相关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专业开拓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沟通、组织协调与管理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要求6: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良好的人文和艺术素养、职业道德,具有遵守法律、行业规范的意识;
要求7: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态度和实干创新精神;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胜任角色转换;具有“终生学习、持续发展”的意识;
要求8: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主动了解和把握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发展眼光和行业视野。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四年
最长学习年限:八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专业特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实行"3+1"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 实践教学运行“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机制,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工程师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企业实习实践与就业相结合。
专业课程设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偏重专业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偏重设计、制造过程和控制研究;专业方向课程分为检测方向、数控方向和成型方向,检测方向研究现代CAE数值仿真、传感器及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方向研究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及CAM软件应用技术,成型方向研究特种加工、材料成型设备及工艺、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技术;专业拓展课程进一步强化Solid-works建模、拓展机床、模具、汽车工程、专业英语知识,拓展实验技术等。另外,设有课程设计、技术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本专业设有力学工作室、机械设计创新工作室、迈迪三维建模工作室和工程系雷锋义务维修站。学生可参与全国力学竞赛、机器人设计、三维机械建模、机械维修等活动,多选择地提高相关专业技能。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第7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第十一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山东生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智能制造大赛等赛事中成绩十分突出。
六、就业方向
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主要面向工厂企业,从事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工艺规程编制、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数控编程加工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车间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